作者:CRFE连锁加盟展 时间:2025-03-17 08:45:15 浏览次数:
就在不久前,三只松鼠正式官宣了这一重磅消息: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芜湖第二大脑咖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专门用来孵化“第二大脑”这个全新的咖啡品牌。
三只松鼠这波跨界操作,可不是头脑一热,背后藏着满满的商业考量,每一步都精打细算。
其实,三只松鼠对咖啡业务的探索早有迹可循。早在2018年,它就推出过咖啡味的坚果乳饮料“第2大脑坚果咖啡乳饮料”,将咖啡与坚果风味融合,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体验。2024年,又推出黑咖啡固体饮料试水,吸引了不少网友的支持。
如今,“第2大脑咖啡”门店的正式营业,更是表明了三只松鼠在咖啡业务上的坚定决心。据三只松鼠透露,第二大脑是专注于咖啡品类的新品牌,业务范围覆盖所有咖啡产品,这包括咖啡零售商品和现制咖啡饮品。从这个布局就能看出,三只松鼠这次是铁了心要在咖啡市场大展拳脚,可不是闹着玩的!
近几年,零食市场那叫一个“卷”,竞争激烈程度堪称“神仙打架”。
各种量贩零食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万辰集团旗下的量贩零食门店,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门店数量直接飙升到6638家。鸣鸣很忙集团旗下的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全国门店数量更是突破13000家。这些量贩零食店靠着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的策略,价格低到超乎想象,差不多七成以上都是白牌商品,贡献了八成以上的营收。相比之下,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些传统零食品牌,成本居高不下,价格根本拼不过,市场空间被一点点挤压,门店数量也有所减少。三只松鼠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
零食巨头扎堆咖啡赛道
与零食市场形成对比的是,咖啡市场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增长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咖啡不再是一种稀罕物,而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国咖啡消费者规模从2019年的2.9亿人增长至2024年的4.4亿人,人均年消费咖啡已从2016年的9杯上升至2023年的16.74杯。
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咖饮的市场规模达到1177亿元,增速为15.4%,预计2025年咖饮市场仍有12.1%的增速。
实际上,随着市场潜力的日益显现,咖啡赛道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零食巨头涉足,近年来盯上咖啡赛道的零食巨头,远不止三只松鼠一个。
此前,一鸣食品、旺旺集团、良品铺子、来伊份等零食巨头,早已先后跨界,对咖啡市场进行了布局。
1月,一鸣食品在旗下百家“一鸣真鲜奶吧”门店内,推出子品牌“奕程咖啡”,售价9.9元-18元,并计划未来新增点位500+个,加快布局空白市场;
去年8月,旺旺集团子品牌“邦德咖啡”在上海开出全国首家线下实体店,人均消费25元,并计划3年内开出100家门店邦德咖啡;
2021年,良品铺子试水咖啡业务,2023年开始与Tims天好咖啡合作,在零食店内开设咖啡店中店;
2021年,来伊份推出现磨咖啡业务,并在2023年升级为“来咖Laicupcoffe”,人均消费18元,登陆了来伊份上海、江苏、浙江400余家门店;
借咖啡破局,筑全品类生态
零食巨头们纷纷入局咖啡赛道无非就两个原因:
01.寻求增长新曲线
零食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大品牌在传统零食品类上厮杀惨烈,增长空间愈发逼仄。反观咖啡市场,在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咖啡逐渐从小众饮品走向大众日常,消费需求持续攀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三只松鼠敏锐察觉到这一机遇,试图借助咖啡这一热门品类,开辟全新的增长路径。通过进入咖啡赛道,三只松鼠能够拓展业务边界,接触到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咖啡消费场景丰富,无论是忙碌的工作日清晨,还是惬意的午后时光,都有大量潜在需求。这为三只松鼠提供了挖掘新用户、新市场的可能性,有望在新领域中斩获丰厚的业绩增长。
02.构建全品类消费生态
对于零食巨头而言,打造全品类消费生态是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用户粘性的关键策略。消费者在购买零食时,往往存在多元化的需求。如果一个品牌能够提供一站式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品类上的需求,就能极大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复购率。
咖啡与零食在消费场景上高度互补。三只松鼠推出“第二大脑”咖啡,能够进一步完善其产品矩阵,让消费者在三只松鼠的品牌体系内,实现零食与咖啡的同步选购,构建起一个更为完整、便捷的消费生态闭环。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客单价,还能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使三只松鼠从单纯的零食品牌,向综合性休闲食品品牌加速迈进。
从坚果到咖啡
跨界路上的 “拦路虎”
然而,踏入咖啡赛道并非一片坦途。
01.品牌认知冲突
三只松鼠作为坚果零食领域的头部品牌,消费者对其认知长期固化在“坚果”标签上。而咖啡消费者更关注品质和工艺专业性(如咖啡豆产地、烘焙技术)。如今它突然跨界卖咖啡,难免会让消费者产生疑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品牌形象的模糊。
确实,当消费者看到三只松鼠的萌系松鼠 Logo 出现在咖啡产品上时,可能会觉得与咖啡所追求的那种专业、精品的感觉不太搭调,从而削弱了咖啡的精品感 。可要是为了做咖啡彻底重塑品牌,那又得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市场教育,这对三只松鼠来说,无疑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02.市场竞争激烈
尽管三只松鼠拥有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成熟的销售渠道,但咖啡市场竞争同样激烈。
星巴克作为传统咖啡巨头,凭借多年的品牌沉淀和深厚的专业底蕴,在咖啡豆采购、烘焙技术、门店运营等方面都有着强大的优势,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瑞幸则借助创新的营销策略和数字化运营,实现了万店规模的碾压式扩张,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在产品创新和外卖配送等方面也表现得十分出色。
库迪以9.9元的低价策略血洗市场,让整个咖啡市场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
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专注下沉市场,以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
而近几年瑞幸、星巴克、库迪等在内的头部品牌加速跑马圈地,门店数仍在不断增加,国内咖啡行业格局已经基本稳固,新玩家想要破局,难度不小。
03.供应链差异
在供应链端,这两年受极端天气影响,全球咖啡豆主产地巴西出现规模性减产,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价格水涨船高,涨幅比近期备受关注的黄金还要高得多。另据国际咖啡贸易商Volcafe预测,2025-2026年度,全球咖啡豆产量预计将出现850万袋的短缺,将会是咖啡豆连续第5年出现供应短缺。
面对原材料涨价潮,瑞幸、星巴克等头部品牌尚且能凭借供应链优势构建起“护城河”,但对于跨界者而言,则可能会面临利润进一步被压缩的情况。
星巴克、瑞幸等咖啡行业的头部玩家,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建立起了从产地直采到烘焙工艺,再到门店运营的一整套完整体系 。就拿咖啡豆的烘焙来说,不同的烘焙程度会影响咖啡的口感和风味,这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三只松鼠目前公布的供应链策略主要还是依赖代工和原有资源整合,在品控和研发深度上难免会让人产生疑虑 。比如它主推的 “浓缩咖啡液”,需要超临界萃取技术,这对供应链的硬实力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果在这方面把控不好,很容易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进而影响品牌口碑。
总结
总体来看,虽然入局咖啡赛道的门槛较低,但跨界咖啡实则是在进行着一场拼意志、拼耐力的马拉松,跨界巨头们能否在细分赛道做到极致,把线下门店和自己品牌理念融合的完美,决定着品牌赛程的长短。
三只松鼠跨界进军咖啡领域,这一充满勇气与创新的举动,无疑为咖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三只松鼠凭借自身的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和供应链优势,有望在咖啡赛道上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当然,前进的道路上也布满了荆棘,咖啡豆价格上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消费者认知转变等问题,都需要三只松鼠一一去攻克。
但无论如何,这场零食巨头与咖啡的奇妙邂逅,已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让我们一起怀揣期待,密切关注三只松鼠在咖啡领域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共同见证它在咖啡赛道上的成长与蜕变!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三只松鼠的咖啡就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它的坚果零食一样,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
参加报名电话
133-8115-6916
133-8115-6916
媒体合作QQ
2932564691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69号院1号楼1-604室 100123
关注微信